• 好品山东丨山东手造丨德州非遗传承人巧做手工眼镜,视光用具变身复古工艺品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6日讯

      眼镜制作技艺由来已久,早在清代的宫廷造办处,就有了成规模手工制作眼镜的工匠。在德州,有这样一位年轻匠人,他醉心于手工制造眼镜,通过一双巧手的精细打磨,每副眼镜不仅是视光用具,还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今年36岁的张鹏是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英翔眼镜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受家庭环境影响,他自幼对眼镜制作产生了浓厚兴趣,提及手工眼镜的历史,张鹏如数家珍。

      “在中国,眼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那时的人们通过水晶原石来看清楚物体,后来产生了一些联想,把水晶原石制作成最早的放大镜。实际上,眼镜的雏形是从放大镜演化来的。现如今,眼镜已经实现工业化量产。但对于眼镜架的制作,消费者有一些特殊的需求,所以我们的手工制作主要是用于眼镜架。”张鹏说。

      据了解,历史上眼镜架的制作主要采用牛角、玳瑁等天然材料,如今随着工业的发展,制作眼镜架的材料已经被工业材料所取代,材料的质地更加牢固、色彩更为丰富,更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而制作一副眼镜,最重要的一步是精准测量,只有精确无误,才能保证佩戴者的舒适。

      张鹏说:“一副眼镜能否戴着舒适,实际上取决于一些角度和测量的参数,以及对佩戴者脸型的精确测量,因为每个人的脸型和瞳距是不同的。在制作每一副眼镜之前,我们都会用卡尺进行精准测量。”

      在完成精准测量之后,还要经历选材、切割、打磨、抛光等12道工序40多个环节,才能制作出一副精美的眼镜。其中,打磨环节最为考验匠人的耐心。张鹏曾精心打磨制作了一副复古祥云仿玳瑁款眼镜,眼镜架采用的材料虽然是醋酸钎维,但看起来宛若玳瑁,光润细腻,尽显古典之美。

      “这款仿玳瑁款眼镜的中梁设计了祥云的图案,镜腿的耳弯处采取了铜钱的样式,代表了吉祥和富贵。”张鹏说。

      在张鹏看来,手工眼镜存有机器无法制作出来的细节和工艺,这正是手工眼镜在工业技术不断提升的当下,还能经久不衰、长期存在的原因。而用传统技艺去实现机器不能完成的工艺,这也是手造赋予的魅力。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逐渐提高,眼镜从一种矫正视力的工具,演变成为一种时尚搭配,手工眼镜也赢得了越来越多个性化定制的订单。

      张鹏谈到,“如今,很多人对佩戴眼镜有了更加精细化的需求,往往在不同的场合佩戴不同的眼镜,比如说在商务场合佩戴比较正式的眼镜,外出踏青旅游时选择活泼时尚的款式。手工眼镜还广泛用于复原影视剧组的老式眼镜,我们的手工眼镜的订单量也是逐年增长的。”

      而今,张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实现了现代材料与古典工艺的完美融合,使得每副眼镜既是一种视光用具,又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让手工眼镜在传承中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张鹏介绍说:“在非遗的传承方面,我们建设了英翔眼镜博物馆,搭建了手工眼镜制作技艺研学平台,组织青少年开展研学体验,现场感受手工眼镜制作技艺的魅力。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一定要把祖辈相传的技艺延续下去,发扬光大。”

      闪电新闻记者 刘振 苏孟雨德州台 王冰洁 许言德州报道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