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 | 高水平开放的山东平台

      不久前,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全国27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淄博、日照2市入选。加上此前入选的东营、潍坊、济南等7市,山东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数量已升至9个。新业态新模式助推山东深度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2021年全省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两种外贸新业态出口实现“双过千亿”。

      从“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到“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外开放高度重视,重要指示要求一脉相承。近年来,山东自觉把自身开放发展放在全国大局中谋划,放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推进,制度型开放迈出新步伐,搭建开放合作平台取得新进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成效,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跑出“加速度”。

      “海上高速公路”畅通企业供应链产业链

      大船频靠,车来船往,暮春时节的威海港码头,装卸生产有条不紊。4月14日,“新金桥7号”客滚船缓缓靠泊威海港码头,15辆装载着进口韩国货物的集装箱车辆鱼贯而出。这条与韩国相连的货轮线路,是山东近年来着力建设的“中韩海上高速公路”。

      山东与韩国最短航距不足200海里,现有9条中韩客货班轮航线,占全国总数的半数以上,覆盖了山东省内青烟威日等沿海口岸,每周50多艘次“夕发朝至”往返韩国,形成拥有“海运价格、空运速度”独特优势的“中韩海上高速公路”。

      “海上高速公路”速度有多快?以荣成口岸为例,2021年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12.25小时、0.94小时,而2017年这一数据分别是23.1小时、1.27小时。“效率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我们推广实施的‘提前申报’‘两步申报’‘船边直提’‘运抵直装’‘自报自缴’‘汇总征税’等作业模式,建立鲜活海产品等特殊货物快速验放制度,正常货物当日放行。”青岛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赵旸说。

      在“中韩海上高速公路”的基础上,山东在荣成口岸搭建了一条经石岛—群山—釜山—大阪的联通中日韩三国的航线,这也是全国唯一一条常态化运行的中日韩陆海联运通道。

      “我们公司最近几年一直通过这条航线出口服装,时间优势明显,费用也合理,最快40多小时日本买家就能拿到我们的货。”烟台绮丽集团有限公司是这条航线的老客户,公司经理李春芳介绍,疫情期间,“中日韩海上高速公路”畅通了企业的供应链产业链。

      物流通,贸易畅。2021年,山东对韩进出口达到2695.5亿元,对日进出口达到1821.5亿元。随着今年RCEP落地实施,受益自贸协定享惠关税减让和贸易便利,山东对日韩贸易有望持续保持稳中求进的态势。

      实施贸易畅通、优进优出、外贸新业态提升、贸易产业融合四大行动十项具体措施,开展外贸高质量发展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区等新业态主体评选认定……近年来,山东在外贸领域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局。“2021年全省进出口2.93万亿元,连续6年刷新历史新高;进口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元,对前六大市场进出口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国际经贸合作实现新突破。”山东省商务厅外贸处处长王红说。

      “先遣队”抢抓政策风口,找准服务切口

      “急!真急!因为疫情影响,发票续领需要的集团公章无法拿到,导致公司进出口贸易使用的‘百万元版’发票无法续领,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公司正常业务。”青岛泰和嘉柏能源有限公司财务经营部部长刘琦说,前几天公司遇到麻烦,一通电话打到青岛自贸片区管委会。管委会协调工商税务部门,通过公章扫描电子件的方式,协调续领了发票。

      得益于自贸区优越的营商环境,泰和嘉柏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34亿元,今年前两个月销售收入就达到30亿元。“我们集团今年已决定,将青岛自贸片区作为同新加坡一样的全球贸易基地进行建设,向青岛倾斜资源,持续加大投入。”刘琦说。

      抢抓政策风口,找准服务切口,泰和嘉柏的发展是外资企业受惠于山东自贸试验区红利的缩影。成立不到三年时间,作为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先遣队”的自贸试验区,在吸引外资方面交出亮眼成绩单:2021年,实际使用外资25.6亿美元,同比增长38.1%,增幅高于全省16.2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11.9%。

      儒商大会、“对话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重大活动相继举办,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各类开发区等高能级载体试验田作用越发凸显,引领着全省对外开放蹄疾步稳、乘风前行。

      山东省商务厅规划指导处处长马翎介绍,去年底,山东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112项试点任务已实施110项,实施率达到98.2%。山东共提炼总结189项创新成果,其中1项被评为全国“最佳实践案例”,3项被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简报推广,17项首创性探索获国家部委认可,在省内分两批共复制推广87项创新成果。

      “近两年,山东在外资外贸领域动作很大,开放度突飞猛进,与自贸区的带动作用密不可分。”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郑世林说。

      “齐鲁号”直达“一带一路”沿线23个国家

      4月8日,一列满载50车山东制造机械设备的中欧班列(齐鲁号),缓缓驶出济南南站,几天后将直达“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亚国家。这是山东立足区位优势,打造国际物流通道,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缩影。

      “2017年申报出口的货物大多是日用品、服装等‘小散杂’低附加值产品,货运成本及运输时间同海运相比,优势并不明显。”济南中外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报关经理谢媛,见证了“齐鲁号”的变化。现在,不仅家电、机械设备、激光雕刻机等高附加值产品和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通关效率也越来越快,企业成本也越来越低。

      一个很直观的数据是,谢媛所在企业的报关量从2017年的每月几十票,增长到如今的月均1000余票,商品种类由52种增长到1757种。

      2019年开行1054列,2020年开行1506列,2021年开行1825列……目前,“齐鲁号”可直达“一带一路”沿线的23个国家54个城市。

      “在当前全球物流不畅、国际贸易大幅萎缩的背景下,中欧班列(齐鲁号)高质量、常态化稳定开行,深化了山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以此为引领,山东正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实现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刘泽说。

      “今年前两个月销售额增加了300多万元,利润比之前翻了一番。”沾化绿渤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海介绍,企业曾以国内销售为主,计划转型做外贸,但苦苦找不到门路。2021年8月,滨州市首家“一带一路”跨境电商——龙工场(沾化)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落户。不到半年时间,包括绿渤公司在内的当地200多家企业,借助跨境电商平台搭上了“一带一路”直通车,将冬枣、海蜇、皮革、纺织等1700多种特色产品卖到36个国家和地区。

      推动对外开放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山东深入推动跨境电商和项目合作,加快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收获丰硕成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从2017年的4816.3亿元,发展到2021年的6608.2亿元,已占外贸总额的1/3,成为稳外贸稳外资的“压舱石”。

      (□参与采写:记者 段婷婷 通讯员 贾海宁 宋其波 李涛)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