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安: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天蓝水清“颜值高” 绿色发展“气质新”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抬头望去,是明媚的“天空蓝”,苍树吐翠,碧水泛波,放眼四顾,是怡人的“生态绿”。时下,走进泰安山川城乡,处处都能感受到迸发的生态活力。

      

      今年1月至4月,我市国控、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年度考核要求,水环境质量指数比去年同期改善23.6%,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一位,这是我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交上的又一份优异的成绩单。近年来,泰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拳整治环境突出问题,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系统治理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污染防治涉及的领域更广、要求更高、标准更严、工作更深入。我市聚焦“减污降碳”总要求,围绕“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的思路,以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为重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沿河而建的人行步道,精雕别致的河道景观,清澈的河水在阳光照耀下泛起粼粼波光。告别河道淤堵、异味难闻的历史,明堂河经水环境治理已经成为一步一景、美不胜收的观赏佳处。明堂河的蜕变正是我市水环境治理的显著成效。

      2021年以来,我市在流域、市域、村域3个层级开展立体化水环境治理。流域层面,协调济南、济宁、聊城3市共14个县(市、区)、功能区,完成16个重点河流断面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签订。市域层面,对全市3578个排污(水)口进行溯源,完成整治3570个;完成10条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创建任务,建成126条美丽幸福河湖;以泰城4座日处理能力32万吨污水处理厂为试点,率先将外排水质COD、氨氮、总磷等指标提升至地表水Ⅳ类标准。村域层面,高标准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1652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率49.48%。国控河流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3.3%,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蓝天白云不仅是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致,也是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数据显示,去年我市PM2.5平均浓度42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2.5%,刷新了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好成绩,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大气环境质量实现新突破的背后,是多污染物的协同控制。去年,我市成功列入生态环境部首批“一市一策”驻点跟踪城市,实施VOCs全过程污染防治,对全市327家涉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进行生产调控。强化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综合整治,累计取缔35吨及以下燃煤锅炉22台;对1.8万余台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喷码,安装GPS定位系统1.2万多台,对1万余辆在用重型柴油货车安装OBD排气监控系统;累计整治泰城积存渣土堆236处,“渣土围城”问题基本解决。随着PM2.5等浓度数据的下降,天空一天比一天蓝,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也在不断攀升。

      土壤资源是生物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全市土壤资源实行全链条闭环管理,去年更新发布69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完成210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43个高关注度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顺利通过省级行政验收,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持续保持100%。坚持“生产、储存、运输、处置”全过程全链条闭环管理,强化“一废一库一品”环境监管,开展多轮涉危险废物环境隐患排查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切实防范化解环境风险。今年我市正稳步推进国家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地下水生态环境管理和技术模式。

      贯彻新发展理念 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我市将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贯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过程,奋力开创生态环境工作新局面。去年高标准编制完成《泰安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泰安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科学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推进泰安生态环境保护一系列重大举措,谋划了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对指导泰安未来五年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纲领性作用。制定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五年行动方案、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初步搭建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四梁八柱”,明确了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任务目标和实现路径。

      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契机,一场直面问题、回应关切的环保劲风吹遍泰安大地。针对环保督察中指出、发现的突出问题,以及制约环境质量改善、影响环境安全的薄弱环节,我市聚焦工业企业、山石矿山、畜禽养殖、固废危废、污水管网、河湖四乱等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部署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十大攻坚行动”,累计排查点位1.3万余处,发现并整改问题3625个。同时把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作为继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快调整产业、能源、运输、农业投入与用地结构,清查处置“两高”项目,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

      始终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机遇,我市成功争取“大汶河、东平湖生态保护修复”等6个重要事项纳入国家规划纲要、50余处泰安元素在省规划中体现。研究编制《泰安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建立黄河战略重点项目库,系统谋划、整体推进黄河战略落实。

      夯基础强弱项 加快建设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做到更加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市生态环境部门在推进污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迈开坚定步伐,推动日常环境监管向信息化、网格化迈进,环境综合执法向精准化、专业化转型。

      为持续构建“齐抓共管”环保大格局,我市制定印发了各成员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去年以来,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市上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对牵头任务进行现场督战。继续推行环境有奖举报,共办理群众举报案件1475件。

      建成大气污染热点网格29个、空气质量微观站229个,实现空气质量监控重要点位全覆盖;建成泰山岱顶大气监测站、地面大气监测超级站和大气净化能力监测点,构建全方位、全天候的污染源监测和监控体系;采用气溶胶激光雷达走航等技术手段分析研判大气污染源分布情况,实现靶向精准治污……依靠科技织密环境监管“天罗地网”,“智慧环保”监管平台的不断完善推动生态环境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在执法方面,“非现场”执法新模式的推行让环境违法行为无处遁形。目前,全市1300家企业已安装用电监控,安装点位4877个,进一步加强智能监控和大数据监控,有力提升了监控预警能力。在化工园区,推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环保管家”服务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园区管理水平。

      生态保护稳步推进,家园日益美丽动人,高质量发展步伐铿锵……在“十四五”起步之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良好开局。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我市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矢志不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城更美,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李皓若】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