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泰安:“城市提升”赋能“黄河战略”

      泰山岩岩,华夏所瞻;黄河奔流,潮涌泰安。

      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历史性机遇如滚滚洪流,奔涌而来;“黄河战略”给山东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泰安是山东唯一一个黄河覆盖所有县市区的市,占全省黄河流域面积的47.5% 。近年来,泰安在这“护河追梦”之旅中抢抓机遇,奋楫争先,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把握战略机遇,于黄河战略“变局”中闯出城市管理“新局”,成为新一届泰安市城市管理局领导班子破题关键。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泰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杨洪涛提出,我们必须落实黄河国家战略,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我们必须坚持高效能管理,加快城市品质升级。

      先进的思想涤荡心灵、铿锵的话语萦绕耳边,前进的道路也豁然开朗──践行黄河战略,市城市管理局必须做好城市治理绿色低碳发展文章,不断增强城市品质“内驱力”,从而以“城市提升”为“黄河战略”减负提效、赋能助力。

      牵住城市治理“牛鼻子”,下活城市管理“一盘棋”。在“加快城市品质升级”的框架下,泰安市城市管理局党组带领广大干部职工乘势而为、迎难而上,锚定“开新局、走在前”“登高望远、奋力争先”的总目标,将党建引领融入“黄河战略”工作全过程,制定路线图、列出时间表、下足绣花功,持续推动水污染治理、改善大气环境、强化固废污染治理、完善城市排涝体系……一项项践行黄河战略的城市管理工作高质量快速推进。

      全力建设“一张网” 严把污水“排放关”

      助力全市水环境改善幅度跃居全省第一

      鱼翔浅底碧波漾,白鹭成群水草丰。连日来,泰城多处水域出现白鹭、野鸭等野生动物的身影。在泮河水域,百余只白鹭闲庭信步、上下翻飞、姿态婀娜。“我在这住了30多年了,还是头一次见些美丽的鸟儿。”说起白鹭来安家的事,家住徐家楼街道泮河沿岸的尚女士满心欢喜。

      野生动物组团来“打卡”,是泰城水环境提升的亮眼“成绩单”。今年以来,泰安市城市管理局积极牵头推进“一张网”建设,成立“一张网”建设推进工作专班,加强组织谋划、工作推动、综合协调和调度督导,压实各县市区、功能区和泰山城建集团管网排查及雨污分流责任。5月份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4次就“一张网”建设有力有序推进作出批示表扬,并要求再接再厉,努力取得更大实效。黑臭水体清零方面,泰城建成区3条黑臭水体已完成整治,消除比例100%,均已实现“初见成效”“长制久清”。同时,加强黑臭水体常态化治理及河道检查,确保各类问题挂账销号、长效治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方面,泰城4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已完成提标改造,完成省定目标,出水水质已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方面,加强奈河、泮河(泰肥一级铁路-灵山大街)管护力度,安排专人每天巡查泮河沿线排水口,建立巡查工作台账,确保河道整洁、设施完好、水质达标。

      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2022年1-4月份,泰安市水环境质量指数比去年同期改善23.6%,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1位,这其中“一张网”建设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下一步,市城市管理局也将继续高效推进“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各项工作,助力全市水环境持续改善,让水清河畅的生态宜居蓝图在泰城徐徐展开。

      当好城市防汛“主力军” 改造易涝点突出“个性化”

      加快推进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

      城市防汛是一场大考,考验着一座城市的防汛排水能力,考验着一座城市的防灾救灾应急管理能力,亦考验着责任单位的奋勇担当和为民情怀。

      作为城市防汛的主力军,泰安市城市管理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全面加快推进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提高处置城市防汛突发应急事件综合管理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为人民群众筑牢城市“防汛墙”。市城市防汛指挥部副总指挥、市城市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带队实地检查城市防汛工作,详细了解薄弱环节提升改造和各项应急措施准备情况,汛期带头坚守城市防汛一线,将城市防汛作为城市安全的头等大事。实施泰城主城区16处易涝点因地制宜“一点一策”整治改造,对泰城45条道路排水管网进行清淤,共清理雨水口1.6万余座、疏通雨水支管1.1万余米、检查井清淤2700座、检查窨井盖及防坠网1.1万余个,全面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强应急体系,泰城18个积水点位实行县级领导包保制,组建800余人的城市防汛党员先锋队,对城区低洼路段开展应急值守和强排作业,党旗始终飘扬在城市防汛第一线。加强防汛物资储备,确保城市防汛抢险救援物资数量充足、品种齐全、满足需要。签订城市防汛责任书,层层夯实城市防汛责任,对抓牢抓实2022年城市防汛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确保城市安全度汛。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有市民留言媒体,原来城管总有负面消息,现在看新闻发现城管局业务特别多、很辛苦,尤其是下雨的时候,深夜也看到城管在各个路口值守忙碌、帮助行人,既感动又温暖,一定号召大家多多支持、理解并参与城市管理工作。

      诸如此类的好评还有很多,一场暴雨检验了城市防汛中的“城管担当”,“浇铸”了城管、市民的干群鱼水情,也奏响了“人人参与城市管理、人人争做城市管家”的和谐共振曲。

      唱好城市垃圾分类“地方戏” 奏响环卫一体化“大合唱”

      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如何让九曲黄河继续成为造福人民的母亲河,泰安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变“头痛医头”为“整体把脉”,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分类、扬尘治理等污染防治配套工作纳入“黄河战略”范畴,一张蓝图绘到底,由表及里永葆黄河生机。

      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城市管理局积极指导各县市区建立完善的“户集、村收、镇运、市县处理”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及垃圾分类第三方评估,加强对所辖区域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监督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保持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推进农村公厕升级和持续管护长效机制建设,1-6月推进农村公厕建设改造20座,累计完成建设改造农村公厕1633座。

      垃圾分类看似“小事情”,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市城市管理局大力推进全域垃圾分类及国家级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健全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垃圾分类全链条体系,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城市管理等综合考核,保障各项工作稳步开展。在我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肥城老城街道百尺村着力打造有机垃圾生态型全产业链资源化利用示范点,对厨余垃圾处理后的沼渣、有机垃圾、污水等进行全面利用。4月份以来,我市有机垃圾生态型全产业链资源化综合利用经验被省委办公厅、省住建厅、市委市政府信息先后采用,《新华社高管信息》等媒体也予以报道。截至目前,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6.7%,全域垃圾分类“泰安模式”成效显著。

      打好空气污染防治“组合拳” 让发展充满人间“烟火气”

      全力打造泰城蓝天白云生活底色

      天空碧蓝如洗、白云大朵如棉。如今,“蓝天白云”三五两头就“刷爆”泰城居民的朋友圈。而爆屏的“流量密码”就是空气质量环境提升给群众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

      今年以来,市城市管理局积极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以区域化扬尘防治为抓手,先后为70余个建设项目、240余家工地企业开展上门服务,指导建设项目办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通过调研为各建筑工地产生的渣土合理调配、平台优化升级等找到最优解。同时,按照“10个100%”标准严格管理施工工地,对泰城城区施工工地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排查整治,确保不出盲点、不留死角,对不符合扬尘治理标准的工地重点加强督促整改、依法处罚,督促整改扬尘问题970余处次。加强建筑渣土和渣土运输管理,逐步推行建筑垃圾运输企业信用管理考核。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查处各类违规违法运输行为54起,查处各类违规违法渣土车、半挂车102辆,进一步强化城区施工工地扬尘防治,确保大气环境改善明显。

      疫情之下,如何让发展更安全?泰安的答案是:既要保护蓝天绿水,又要让城市经济发展充满人间“烟火气”。

      “每次执法人员来查看油烟,我都怕有不合适的地方,一整顿就耽误生意。现在安装油烟管家太方便了,执法人员从后台看到正常运行,也不用进店来查看情况了。”泰城亦小馆餐饮店负责人告诉记者。他口中所说的“油烟管家”是市城市管理局开发的一款油烟监管微信小程序,执法人员通过后台随时监控各类油烟数据,使油烟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目前,泰安城区97家中大型规模以上的餐饮企业安装油烟在线监测设备120台,累计收集油烟在线检测参数3800万余条,数据“跑路”代替执法人员“跑腿”,执法效率大幅度提升的同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也进一步提质增效,“蓝天白云”俨然成为泰城市民的幸福生活底色。

      下一步,市城市管理局将继续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努力打造让百姓安心、舒心、暖心的美好城市,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完成好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各项黄河战略任务,让黄河继续成为滋养泰汶儿女的母亲河、幸福河,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增光添彩。”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任军表示。(刘媛)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