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泰山“挑山工”的担当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中共泰安市委“山东这十年·泰安”主题新闻发布会侧记

      十年,足够让一棵树苗成长为傲视风霜雪雨的栋梁。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十年,虽只是时间长河中一段很小的刻度,却在政治、经济、社会、民生、文化、生态等诸多方面,带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翻天覆地的变化。

      9月17日下午,中共泰安市委“山东这十年·泰安”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洪涛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涛回答有关提问。市委新闻发言人、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爱新主持发布会。

      杨洪涛说,与全国、全省一样,过去的十年是泰安发展质量最好的十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十年来,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的殷切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应对复杂外部环境和疫情严重冲击影响,办成了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要事,破解了一批长期制约发展的矛盾问题,为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市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系列数字就是证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3%,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4%;培育了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5家,在全国20强城市中列第14位,省级单项冠军企业65家,居全省第5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了60.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2.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是2012年的2.6倍……

      数字很饱满,付出很艰辛。一切过往默默无言,折射出的是3600多个日夜里,550万人民共同创造着、感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既要打好“经济仗” 又要算好“改革账”

      一座城市有没有发展、发展得怎么样,首先要看经济增长没增长、增长了多少量。

      今年前8个月,泰安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1—7月份,1241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58.9亿元、增长7.2%,增幅居全省第7位;实现利润总额93.7亿元,增长2.3%,增幅居全省第3位。

      这是十年来,泰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秘诀”其实并不神秘,泰安一手抓新旧动能转换,一手持续深化改革。正如杨洪涛在发布词中所说:“这十年,我们着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这十年,我们聚力厚植改革优势,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工业是关键。“泰安发展的差距在工业,经济的短板在工业,发展的潜力和现实出路也在工业。”杨洪涛说,“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提出的‘三个走在前’重要指示要求,在全市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明确了未来4年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通过建立高效推进机制、明确产业发展图谱、打造双轮驱动引擎、创新要素保障模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五个方面的努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在泰安如火如荼地展开,全市上下、方方面面,越来越重视工业,越来越关心工业,越来越支持工业,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这个过程中,日见优越的营商环境功不可没。

      十年来,泰安坚持改革赋能,坚定不移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抓紧抓实,由政府创造“阳光雨露”,来帮助企业“茁壮成长”。

      泰安在全省率先成立第一家市级行政审批服务局,入选山东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事件;努力打响“爱山东·泰好办”政务服务品牌,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在全省率先推行“证照通办”“一业一证”“一窗受理”改革,深入实行企业开办“1545”服务模式;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重大投资项目“绿卡”制度,破解难题300余个,审批提速75%以上;创新推出“泰安小美·帮您办”帮办代办志愿服务品牌,为企业和项目提供全流程帮代办,做到“有求必应,无需不扰”。

      改革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57.02万户,同比5年前增长了83.52%,是10年前的3.16倍。

      “城里人”感受生活好 “村里人”拥抱好生活

      城镇与乡村,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平衡好城乡发展,让“城里人”和“村里人”都能过上梦想中的日子,是有能力、有担当的政府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十年来,泰安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功能品质显著提升;全力保障民生,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202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41元,年均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69元,年均增长9.5%。2022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8%,比2012年提高了13.2个百分点。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7.2万户、14.5万人实现了脱贫,354个省级贫困村、251个市级贫困村全部退出,东平移民避险解困、易地扶贫搬迁、黄河滩区迁建三大工程全面完成,9.2万人回迁入住。

      “保障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泰安历来高度重视,倾心尽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张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2012年至2021年,全市民生事业支出累计达到2715.4亿元,年均增长8.1%,占比稳定在80%左右;今年前8个月,民生事业支出完成225.8亿元,占比79.6%。

      在城市,泰安实施棚改21.2万套,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67个,同时全力破解房地产开发历史遗留“难题”,成立工作专班,切实解决7.5万户群众住房“办证难”问题;在乡村,泰安累计改造农村危房2.8万户,完成改厕57.8万户、清洁取暖改造20.1万户、农村供水入户率由82.47%提高到92.47%。

      在城市,泰安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扩大社会就业,加大困难就业人群援助力度,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3.7亿元,新增城镇就业55.5万人。在乡村,泰安兴产业,建设富裕乡村;聚人才,建设活力乡村;重文化,建设文明乡村;优生态,建设宜居乡村;强组织,建设和谐乡村,全力谱写好乡村振兴战略“泰安篇章”。

      泰安还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全国首家慢病互联网医院,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9.64岁,主要健康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855.4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378所,新增学位43.35万个;全力做好基本民生兜底保障,职工、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55.44万人、275.03万人,城乡低保标准较2012年分别增长129%、282%。

      如今,泰安“城里人”和“村里人”切实感受到了城市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利好,日益丰盛的餐桌、不断增加的养老保险余额和不再为孩子上学发愁的笑脸,正加速蒸腾出一座城市的烟火气。

      文化“两创”有自信 生态“青绿”日日新

      泰安,北依泰山,南拥汶河。一山、一水,既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精致的自然景观,也衍生出泰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厚重的精神遗产。

      十年来,泰安扎实推进文化“两创”,文化自信充分彰显;深入实施标本兼治,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描绘出一幅天蓝、水碧、山青、地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山水名城美丽画卷。

      “泰山是世界首例文化与自然双遗产,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缩影、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杨洪涛说,泰山文化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意志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泰山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高水平推进泰山文化“两创”工作,打造新时代泰山文化品牌,努力构建“国泰民安”国家文化地标和中华民族精神标识体系。

      工作中,泰安加强泰山文化研究阐释,高水平打造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高标准规划建设泰山博物院,举办“泰山论坛·深入学习贯彻‘两个确立’理论研讨会”;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推出了《泰山故事》《挑山者》等一批泰山文化题材的文艺精品;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泰山景区蝉联全国欢乐指数自然景观类榜首,九女峰示范区荣获中国文旅融合示范奖,泰山秀城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泰安成为近悦远来的“网红打卡地”。

      泰山和汶河哺育了这座城市,给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面对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山山水水,该如何才能实现对它们的“反哺”呢?

      答案就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融入和服务黄河战略。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泰安有83.2%的面积位于黄河流域,涉及所有的县(市、区),也是全省唯一一个全域覆盖的市。为此,泰安准确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战略要求,在规划、保护和治理、发展和传承等三个方面下大力气,以泰山、大汶河、东平湖三大重点生态区域治理为核心,全力推进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大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泰安坚持生态优先,实施了总投资166亿元的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白鹭成群的美好画面处处可见;率先退渔还湖,深入开展东平湖“九大攻坚”综合整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南水北调东线第一个无人工渔业养殖的湖区;全市PM2.5、PM10浓度分别改善53.8%、50%,今年以来,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臭氧浓度、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均位居全省第一位。

      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中国十大秀美之城等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不仅让泰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底蕴更加丰富,也让泰安的“青绿”底色更浓了。

      治国兴邦,关键在党。发布会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泰安是如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

      杨洪涛说,泰安始终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来抓。工作中,坚持突出“一个统领”,即政治统领,注重实干导向、从严导向、激励导向、基层导向等“四个导向”,着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长路多浩荡,万事皆可期。

      杨洪涛说,十年来,泰安发展取得的一切成绩,最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定向,最关键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泰安的发展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关心支持,也是历届市委、市政府接续奋斗,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顽强拼搏的结果,这是我们敢于战胜各种挑战、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面向未来,泰安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牢记嘱托、勇担使命,登高望远、奋力争先,以泰山“挑山工”的担当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以更优异的成绩迎接和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高杨】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