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岱岳教育 > 正文
  • 欢心悄然至,静待一场冬——范镇埠东小学二十四节气教育之立冬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中华民族连绵五千年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财富,有着众多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学习的唐诗宋词,书房里的文房四宝,书法篆刻,四大发明,中药武术,穿的唐服,听的京剧,用的瓷器等等,我国的传统文化数不胜数,随处可见。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范镇埠东小学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之“节气文化”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节气文化,感受自然变化,感知天地时节,学习古人智慧,根植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自信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说的就是二十四节气,它将天文、农事和民俗实现了巧妙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作为农耕的重要参照,二十四节气走过千年的四季,从古流传至今,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的文化传承,成为世界的文化遗产。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冬。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阳历的11月7日或8日,太阳行至黄经225度,便是立冬的时候了。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者,终也,万物收藏也,动物藏身规避寒冷,经过秋收的人们也已将收获收藏入库了。

      一候水始冰。立冬之日,水始冰。冰寒于水,冬寒水结,是为伏阴。

      二候地始冻。立冬之后五日,地始冻。冰壮曰“冻,霭霭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再五日雉入大水为蜃,与“雀入大水为蛤”相对应,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

      时序进入冬令,民间有“入冬日补冬”的食俗。我国北方则有吃饺子的习惯,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因此“交”子之时,饺子也就成为了人们应节的桌上珍馐。

      在南方的很多城市,立冬要吃的是鸡鸭鱼肉,因为天气逐渐的寒冷,人们需要补充更多的能量,而肉类是富含蛋白质的。中医认为,立冬进补在立冬这一天吃羊肉,可以驱寒气,暖手脚,补血气,可以一个冬天都可以手脚暖和,避免冬季冻伤手脚。

      值得一说的是,立冬也是腌菜时节,据说起源于周代。那时家家户户都有大菜缸,菘菜腌制一个月即可食用。唐人小说称,“金陵士大夫家嚼齑菜,响动十里人”。这多少有点夸张,但腌菜腌制得好,可口诱人,则是绝不虚谈的。

      古代吟咏立冬的诗很多,从诗中亦可窥见诗人各自不同的心境和情怀。

      明代王稚登的《立冬》,“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诗人是敏感的,无须看黄历,单靠寒意体会就知道今日立冬了,而禅灯孤冷,更添悲凉。

      宋代仇远的《立冬即事二首》,“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诗人冬日思春,更闻梅香,寒风细雨并未带来坏心情。

      历史过去了,留下的是文化。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国劳动人民对四季变化转换规律的总结。

      同学们,愿今天的你更早懂得四季,知道节气,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炎黄子孙生活在华夏大地。让我们一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优秀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做一个自豪的中国人!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