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

    泰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

    (2023年1月8日在泰安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辛海明

      2022年的主要工作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的开局之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要求,登高望远、奋力争先,依法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全年共召开常委会会议7次,制定地方性法规3件,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22项,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17次,组织专题询问1次,作出决议决定6项,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32人次,组织宪法宣誓72人次,圆满完成了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

      强化政治机关属性,在坚定“两个维护”中淬炼人大定力

      常委会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依法履职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持之以恒强化理论武装。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作为全年工作主线,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二十大召开后,常委会把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全市各级人大机关、人大代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落实落地。

      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市委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若干措施,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常委会坚持重要工作、重大事项、重要活动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先后请示报告重大事项等17次,市委杨洪涛书记作出批示6件次。全力聚焦市委“六项重点任务”,确定常委会议题和重点监督、决定事项,统筹推进全年工作,始终与市委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

      坚持不懈推进守正创新。坚持有解思维,制定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意见,设立“人大工作创新奖”,推进20项改革创新任务。将常委会党的建设、制度建设等10项重点工作划分为6个工作专班,常委会班子成员分头主抓,推动高质高效完成;探索执法检查“全链条”闭环监督模式;推进地方立法流程再造;建立优秀代表议案建议激励机制;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在全省率先成立人大融媒体工作室,打造推出“泰安人大发布”融媒体作品,涵盖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头条号,入驻中央电视台央视频、新华社现场云和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等头部媒体平台。注重加强市、县联动,激励和指导工作创新,“人大代表进网格”“联系选民全覆盖”等一批创新性实践成果竞相涌现。

      聚焦有效制度供给,在强化法治保障中彰显人大作为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在提高立法质量的同时,积极推动地方性法规有效实施,努力实现立良法、促发展、保善治。

      着力推进特色立法。着眼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管理提升,积极探索法治化治理新途径,从“小切口”入手,制定出台养犬管理条例和停车管理条例。立足泰安全省唯一一个全域沿黄设区市的实际,常委会主动谋划黄河流域法治保护,落实省人大协同立法部署,审议通过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

      着力完善立法机制。首次召开地方性法规审前说明评估会、专题立法协调会、补充设定行政处罚专项论证会等,探索“沉浸式立法”“云端立法”“码上立法”。推进立法协商,听取党外人士对法规的意见建议。在全市建立立法服务基地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12个,并制定工作规则,不断拓展公众有序参与立法的覆盖面。

      着力推动宪法法规实施。在现行宪法颁布实施40周年之际,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暨法治宣传教育月集中宣传活动。专题调研全市“八五”普法规划落实情况,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编制《地方性法规“立法回头看”2022年—2026年实施规划》,就泰山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献血条例等现行法规开展“回头看”。对3部政府规章和10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维护了法治统一。

      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在服务中心大局中贡献人大力量

      常委会牢牢把握人大监督的职责定位,自觉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不断改进监督方式,切实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聚焦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开展监督。常委会紧跟助企纾困政策落地,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分析,及时听取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关注主要经济指标运行,监督国家税费支持政策落实到位,千方百计保护市场主体,促进社会大局稳定。紧跟市委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布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全市新型工业化工作情况报告;常委会班子成员投身各产业链专班,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助力招商引资;专委会深入一线调研,强化链式思维、集群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组建新型工业化产业链专业代表小组。紧跟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开展视察调研,听取审议营商环境创新提升专项报告,组织科技进步执法检查,积极建议相关部门解决企业所求、群众“急难愁盼”,充分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紧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视察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情况,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推动项目引领、做强文化品牌、打造泰安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等意见建议。紧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组织乡村产业振兴、粮食安全、种业振兴和种子法视察检查,推动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紧跟城市发展能级提升,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岱岳区“两规”一致性修改方案报告,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转型发展。

      聚焦预决算审查开展监督。深入推进全口径和全过程预算审查监督,形成完整审查监督链条。做好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督促整改问题“销号”。健全基层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制度,指导县级人大出台我市首个加强乡镇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实施办法。出台专项规划,健全听取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和综合报告工作机制,听取审议市属四个集团运行情况报告。国有资产联网监督系统建设提前两个月完成,预算联网监督运行应用不断完善。

      聚焦民生福祉改善开展监督。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厂务公开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等开展执法检查。围绕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动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听取审议市政府为民要办的10件实事实施情况的报告,对民族团结进步、智慧城市、“落实民生政策、共享富裕成果”进行视察调研,配合省人大专题调研医疗保障体制机制建设、妇女权益保障情况,促进更多公共服务资源倾斜民生领域。

      聚焦绿色安全发展开展监督。严格执行年度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听取关于黄河、大运河、大汶河流域绿化工作报告,将《关于抢抓黄河战略机遇加快黄河滩区发展的议案》列为1号议案重点督办。创新开展“泰汶环保行”系列活动,将立法、执法、普法、监督等各项工作贯穿其中。创新安全生产专题询问机制,探索建立“审议、跟踪、督办、问效”闭环监督模式,依法推动政府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相关法律责任落细落实。

      聚焦社会公平正义开展监督。省市县三级人大联动开展“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强化队伍建设,确保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专项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决定和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坚持代表主体地位,在拓展代表工作中凝聚人大智慧

      常委会始终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坚持联系和服务并重,切实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优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组织162名初任人大代表和小组召集人开展履职学习,协助代表提升依法履职的政治站位和能力水平。修订代表履职评价办法、加强和规范市人大代表活动的若干意见等4项工作制度,健全完善代表履职激励机制。推出“代表先行”系列报道,开设“建议办理”专栏,全方位展示代表履职成效和履职风采。邀请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参与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172人次,依托代表网络服务平台向代表推送政情资讯,保障代表知情知政。

      丰富代表活动形式内容。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登高望远、奋力争先,代表先行”主题实践活动,在“五争先、五先行”上履职尽责。组建23个区域代表小组和9个专业代表小组,围绕新型工业化强市、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等开展视察调研。创新开展“代表进网格、履职在基层”活动,推动“五级代表进网格、发挥作用在网格、融合互动嵌网格、服务群众惠网格”,实现代表履职与服务保障民生、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深化拓展“双联系”渠道。开展“走基层、进家站、汇民意”集中联系代表月活动,充分听取代表对市人大常委会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推进“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目前,全市共建成“人大代表之家”93个、“人大代表联络站”391个,各级人大代表依托家站开展代表接待日、代表述职等活动,进一步密切了代表与群众的联系。

      提升议案建议办理实效。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交付审议的5件议案,已由有关专委会全部审议完毕。优化“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专委会分工领办、代表全程参与、媒体跟踪报道、台账清单销号督办”的建议督办机制,代表提出的171件建议均得到认真办理。开展代表建议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回头看”活动,推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实现办理工作由“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

      抓实抓紧自身建设,在提升履职水平中激发人大活力

      立足“四个机关”定位,围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升人大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总体目标,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抓规范、打基础,管根本、利长远,全面加强常委会及机关自身建设。

      严格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坚定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设立机关党组,制定常委会党组和机关党组工作规则,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意识形态定期分析研判机制,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按照“六个着力纠治”要求,扎实开展作风集中整顿活动。

      规范常委会运行机制。召开全市地方立法、代表、宣传、创新、专委会等专题工作会议,统筹推进重点任务落实,推动市县人大同频共振。制定加强和改进常委会自身建设的意见,修订常委会、主任会议议事规则等54项制度规范,建立重点工作相互衔接、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建立预算审查、安全生产专家顾问库,为依法履职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

      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作用。在全省率先制定市级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工作规则。各专委会明确职责定位、强化协作配合,共召开32次会议,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所承担的立法、监督、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等工作,并首次向市人民代表大会书面报告工作。

      强化机关效能建设。规范机关办文、办会、办事等32项工作流程,促进高效运行。探索离退休干部工作“1+N”服务模式。推进数字人大建设,精心打造多功能智慧履职平台,以数字赋能提升人大工作质效。

      打造过硬干部队伍。开设泰安人大讲堂,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依宪治国、黄河国家战略等专题讲座4期。制定机关干部队伍建设长远规划和人才引进计划。选派机关干部参加省“四进”攻坚、市委工作专班、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派驻“第一书记”工作。认真组织机关“三晒一评一公开”工作,召开中青年干部座谈会,开展系列“主题党日”和文体活动,充分激发广大干部团结一心干事业的激情和活力。

      2023年的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治自觉上提升新境界。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勇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紧扣市委登高望远、奋力争先主旋律和强力推进的六项重点工作,科学制定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努力在法治人大、有为代表、数字赋能、活力机关等方面积极作为,确保人大工作实践更具时代性、创新性和优越性。

      二、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展现新担当。要坚持系统观念,着眼人大工作规律探索、工作机制完善和工作创新突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立足泰安实际,彰显泰安特色,推进新型工业化、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立法,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聚焦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文旅融合、黄河战略、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等重点领域,依法监督、精准监督、协同监督,形成监督合力。健全执法检查“全链条”工作流程,规范专题询问程序和组织方式,打好监督“组合拳”,不断增强监督实效。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推进“双联系”规范化,做好代表议案建议工作,完善代表履职激励约束机制,服务保障代表依法有效履职尽责。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上迈出新步伐。要深化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探索,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个环节,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务实举措。积极搭建线上线下联络平台,不断拓宽民意表达渠道,推进人大协商、立法协商,为开门立法、问计于民、民主决策奠定基础。探索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推动政府决策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管好用好人大代表家站、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履职平台,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单元作用,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

      四、对标“四个机关”定位,在加强自身建设上展示新形象。要全面对标对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重大决策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四个机关”建设。认真执行党的领导各项制度,学习贯彻新修改的党章,切实加强机关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提高人大党建工作水平。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推进融媒体深化发展,讲好新时代泰安人大故事。加强机关数字化、智能化和文化建设,努力打造“书香人大”。加强与县乡人大的交流,密切工作协同,提升人大工作整体实效。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