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岱下时评 > 正文
  • 岱下时评|走进寻常百姓家,让非遗“活”起来

      近日,新泰市赶“黄河大集”系列活动“非遗文化进万家”走进羊流镇大洼村,年味十足、文化气息浓郁的非遗展演受到群众热烈欢迎。目前,新泰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77项。春节期间,新泰市将组织开展赶文化大集、非遗展示展演100余场次。

      在一阵锣鼓声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兽图》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杆跷》走上舞台,拉开了当天活动的序幕。凭借高超的技艺,惟妙惟肖的扮相,演出赢得现场群众的阵阵喝彩。台上表演精彩不断,台下展示也热闹不已。虎头帽、捏面人、手指画……众多颇具地方特色的非遗展示,吸引众多村民围观,一探非遗风采。

      要让非遗“走出深闺”回归生活,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入民间,走入基层,依靠群众的力量,才是非遗焕发不竭生命力的源泉。非遗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寄托,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财富,泰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非遗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近年来,泰安市切实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先后多次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宣传活动,大力延伸文化内涵,挖掘旅游载体带动更多非遗资源“活起来”。如今循着年味,乘着“黄河大集”的东风,依托文化进万家项目,泰安让一项项非遗在人间烟火中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非遗下基层,添的不仅仅是年味儿,更是为未来“活下去”“活得好”积蓄更多可能。对于非遗,年轻人只有了解、理解之后,才会有兴趣、有热情去享受它、传承它,“老手艺”“老行当”也就获得生存空间。在历史悠久、人口众多、需求多样的中国社会,我们不缺文化欣赏者、文化消费者与忠实的文化传承者,缺的是将他们联系起来的桥梁。非遗传播与非遗传承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今天,以传播促传承尤为重要。所以泰安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组织在各地开展非遗活动,不仅增添了年味儿,更让非遗跨越历史的尘埃走进了当代青年的生活,面对面交流的次数增多让更多的后辈对它们日久生情,给它们的生命提供了源头活水,滋养“非遗”之树茁壮成长。

      泰山皮影、泰山剪纸、泰山木版年画、泰山舞狮……在泰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依然葆有自身鲜明的特征与厚重的韵味,历经时光变迁而一脉相承,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现在的烟火生活就是非遗最合适的生长土壤,深耕泰安人文沃土,让非遗扎根,相信它一定会在这片土壤里再次繁盛。

      文/李想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