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常委、副市长常绪扩:登高望远 抢抓机遇 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登高望远 抢抓机遇 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市委常委、副市长 常绪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进程中,我们应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机遇,把“四个必须”的要求转化为“必然”的自觉,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确保在正确轨道上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高质量发展,要有高质量的产业支撑。市委、市政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把握泰安发展阶段性特征,构筑起了一个既符合泰安实际,又有效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产业体系框架,必须持续抓好推进落实。一是突出“一业定乾坤”,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要继续坚定不移把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总引擎,以“链长制”为核心抓手,加快引进一批强链延链补链项目,加速落地一批“一锤定音”的重大项目,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塑造产业发展新生态。二是突出“双向赋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坚持链式思维、双向赋能、融合发展原则,建立“1+N”规划体系和“三个一”推进机制,着力拓增量、升存量、优业态、塑品牌、强主体,建设“1321”产业体系,推动泰安服务与泰安制造相互赋能、互促共进。三是突出“乡村振兴”,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经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谱写好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泰安篇章。

       二、高质量发展,要有高质量的生态底蕴。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努力走出具有泰安特色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是着力深化生态保护系统修复。坚持共抓大保护、协同大治理,加强以泰山为龙头、大汶河为纽带、东平湖为重点的生态保护修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气、水、土壤环境等各类要素一体化保护治理,全面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二是着力强化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全面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实施好引黄入泰等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强绿色矿山建设,提高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三是着力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有序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抽水蓄能、盐穴储能等新型储能业态,着力发展新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和循环经济。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高质量发展,要有高质量的动力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充满风险挑战,必须强化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一是强化创新驱动发展。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深入实施好“双十”攻关、“双百”行动、“双千”工程,打造高能级的科技成果转移地、创新要素承载地。二是加快释放改革红利。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把制度创新作为重中之重,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实施一批集成式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全方位激活土地、人才、科技、金融、数据等各类资源供给,不断提升“泰好办”政务服务品牌和诚实守信的城市品牌。三是扩大开放拓展空间。积极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提升外资外贸工作水平,构建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的开放新格局。四是强力推进数字赋能。顺应数字浪潮,加快数字泰安建设,推动产品数字化、工厂数字化、管理数字化。

       四、高质量发展,要有高质量的能力本领。领导干部应主动提升能力本领,努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家里手。一是提升学习能力。增强“本领恐慌”意识,以满腔热忱对待新生事物,主动向理论学习、向基层学习、向先进学习,加强调查研究,到群众和实践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树牢“有解思维”。善于用新视角、新思路分析问题,用新方法、新举措解决问题,把探索创新贯穿于抓落实的全过程。三是坚持系统观念。更加注重统筹兼顾、综合施策,努力在多元选择中找到最优解、在多重目标中达到平衡点,统筹好全面从严治党和高质量发展,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四是主动提升标准。按照市委确定的“位次前移、争创一流”“进八争五奔前三”的奋斗目标,自觉树立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事事勇于创一流,事事敢于争第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