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常委、副市长姜宁:走好新型工业化之路 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走好新型工业化之路

       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市委常委、副市长姜宁

      当前泰安正在深入实施的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完全契合全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要求。对泰安来讲,推动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走好新型工业化之路。

       一、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坚定不移培优育强市场主体。走好新型工业化之路,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在坚定不移培优育强工业和商贸市场主体上下功夫,夯实市场主体这个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一是强化链式培育。以链长制为抓手,构建涵盖大中小优质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支持头部企业扩大领先优势、腰部企业不断壮大、中小企业成为“专精特新”,形成优质企业集群效应。打造一流产业生态,落实好“市级统筹、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市县联动”的资源要素统筹保障机制。强化助企纾困政策兑现,激发主体活力和发展动能,加快推进构建“441X”现代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二是强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以数字化转型为方向的“千项技改扩规、千企转型升级”工程,力争3年时间规上工业关键业务环节数字化率达到70%,推动制造业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方式的系统性变革,用数字化赋能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供应链。强化供应链企业市场主体培育,支持制造业分离发展服务业,从发展供应链金融入手,引育一批整合能力强、协同效率高的供应链企业。以“三个十”培育行动为抓手推动现代物流转型升级,数字化改造提升物流企业,促进物流业提质降本增效,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两业融合”、协同联动,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聚力打造高水平载体平台。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支撑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建设,解决要素资源分散、基础设施不配套、资源消耗大的问题。一是持续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抓住新一轮开发区改革布局调整机遇,结合开发区发展“三年攻坚”行动,进一步优化机制、集聚产业,紧盯“一号产业”培育、“产业生态”打造、“四个倍增”目标,提升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持续增强园区竞争力和承载力。以储能产业为切入点,布局微电网,探索建设近零碳产业园。真正将开发区建设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和引领区。二是推动化工园区优化升级。强化化工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建设,系统谋划提升四家省级化工园区整体功能配套,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引进培育上下游关联度强、技术水平高、绿色安全可控的企业和项目,加快推进化工园区优化升级。申报争创更多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全力构建以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制造体系。三是加快搭建高能级开放平台。尽快启动综合保税区先行启动区建设运营,构建高效、绿色、低碳的多式联运物流运输模式,积极招引适合入区发展的绿色低碳产业。用好北京、上海、深圳驻点招商联络处,引进一批契合重点产业链、投资体量大的优质绿色低碳项目,加快强链延链补链。发展区域总部经济、平台经济,组织实施外贸企业“双百”培育计划,加快引育外贸服务平台。抓住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机遇,完善配套,抓好电商主体培育,发展壮大跨境电商产业。紧盯重点外资项目,实现实际使用外资量质齐升。

       三、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持续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和科技助力赋能。一是更加重视发挥金融服务保障作用。加强信贷投放支持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战略部署。强化金融、发改等部门协同联动,建立碳金融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库,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政策,撬动更多资金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加大直接融资工作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低碳企业上市融资,推动加快上市进程。引进组建绿色发展基金,探索“投贷联动”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科技项目企业,缓解科创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激发发展活力。二是进一步强化科技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聚焦产业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技术需求,组织实施好“双十”攻关、“双百”行动,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转化落地一批经得起检验的强链延链补链科技成果,注重强化市场价值和市场化主体评价,防止“叫好不卖座”,同时积极发挥财政、金融的引导和撬动作用,积极引入市场化基金和社会资本,聚合资源加速成果转化,以科技赋能新型工业化建设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