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肥城:秋意浓万物收 产业兴旺

      金秋丰收季,村村有好戏。在山东肥城市湖屯镇李家寨村藕虾混养项目基地,藕池中荷花摇曳,莲蓬遍布,肥硕的小龙虾爬满池边,在藕池底部,一节节粗壮的莲藕即将收获。藕虾混养项目基地内,李家寨村村民正忙着采剥莲蓬,藕虾混养项目已初见成效。

      “今年是藕虾混养项目的第一年,整个藕虾混养项目预计年收益可达18万元,同时,项目带动了我们村近10位村民家门口就业,实现了集体个人‘双增收’。”李家寨村党支部书记李洪村说。

      李家寨村依托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项目,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形式培育藕虾混养项目。当前共有藕池90亩,其中太空莲70亩,主要用于生产莲蓬和观赏莲花,并投入2万元左右的龙虾、泥鳅苗;另外20亩藕池内主要生产食用藕,近期将开始采收。

      “今年我们成立了村级增收工作专班,调动各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已出现一批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的增收项目。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带领群众立足资源优势、发展富民产业、壮大集体经济,走出一条富民强村道路。”湖屯镇党委书记冉祥银说。

      近年来,肥城各地因村制宜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将产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描绘出一幅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的“新画卷”。

      在老城街道李庄村旱稻种植基地,金灿灿的稻田阡陌纵横,与远处的青山绿水、错落有致的村居绘就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金秋丰收画卷。田野上机械的轰鸣声奏响了“丰收进行曲”。在一片片忙碌中,金灿灿的稻谷装满了一辆又一辆车,农户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李庄村充分挖掘土地资源优势,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发展旱稻产业,为确保不误农时,李庄村精心组织,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调配农机具,积极组织收割机械奔赴田间地头,抢收旱稻。目前,李庄村已发展旱稻种植面积40 余亩,带动50 余户农民增收,旱稻产业已经逐步成为李庄村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托起富民增收新希望。

      在汶阳镇范武村“口红辣椒”种植基地,一排排辣椒树铺满了整片田野,一个个红彤彤的辣椒挂满枝头。田间地头红绿相宜、笑靥成趣,丰收的场景让人喜上眉梢,奏响了动人的秋收“椒”响曲。

      

      辣椒种植从育苗、摘苗、管理到采收,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小辣椒也成了乡亲们的“致富椒”。据辣椒基地负责人刘建国介绍,采摘工人大都是本村或附近村庄的留守妇女、老人,他们可以自行确定上下班时间,工作和照顾家庭两不误。

      “今年基地种植的辣椒大丰收,我们到基地帮忙采摘,每天收入100到200元不等,不比我在外面打工收入差,而且离家很近,还方便我照顾家人。”正在采摘辣椒的村民赵霞说。

      火红的辣椒装点了深秋的田野,也映红了农家的笑脸,一片片红艳艳的小辣椒,兴了产业,富了村民。“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挖掘‘土’的资源,做精‘特’的文章,积极发展壮大本地特色农业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产业发展新动能。”汶阳镇党委书记梁乙广说。

      (纪宗玉 宋明志)

    (审核:聂艳艳)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