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丨泰安市东平县彭集街道:激活“一池春水” 荡漾文化生机

      近年来,彭集街道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文化乐民”工作理念,从强阵地、抓内容、建队伍入手,用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工作,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激活基层文化“一池春水”,让农村文化百花齐放,让文化生活绽放生机,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强化阵地建设,让群众“身有所栖”。为营造“文化有阵地、娱乐有设施、健身有场所、活动有保障”的文化环境,彭集街道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高标准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设立图书室、书画室、文化娱乐室等活动场地,并充分利用移风易俗文化大厅、山大泰山科技园未来科技馆等文化场馆,打造覆盖面广、服务力强、功能齐全的文化基地。辖区53个村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配套设置了文明实践大讲堂、棋牌室、健身广场等文体活动场所,部分村庄还设置了特色文化展厅,例如陈流泽村的孝善文化展厅、苇子河村的红色文化展厅等。同时充分利用“报、屏、廊、墙、栏、场、园、角”等文化空间,打造集“教育性、观赏性、实效性”为一体的文化阵地,发挥“有形”阵地的“无形”作用,使优秀文化“润物细无声”渗透在群众生活中。

      强化内容建设,让群众“心有所寄”。以提升群众文体生活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彭集街道举办了一系列喜闻乐见的文化惠民活动,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文化创作,让群众成为文化的享用者、参与者和创作者,今年累计开展送戏下乡、文化下乡活动300余次,送电影下乡活动350余次,将乡土气息浓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和影视作品送到群众家门口,不断提升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品质。组织开展各种特色文化活动,引导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文化节会活动。今年,彭集街道积极推进人文底蕴与农业资源、旅游要素深度融合,精心打造了裴寨桃花节、西瓜尝鲜节、“五一”彭集春会等特色节会经济,不断提名气、聚人气、招财气,延伸“文化+生态+休闲旅游”产业链条,让节会经济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强化队伍建设。让群众“各展所长”。基层文化队伍是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彭集街道始终将村级文化队伍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积极指导基层文艺演出队伍建设。彭集街道为培养文化骨干队伍,从田间地头挖掘培养了一支热衷乡土文化、有文艺特长的“村级文化带头人”队伍,目前该队伍已扩展至50余人。街道文化站先后从中选派10余名带头人到市县培训,帮助其开阔视野、提升才艺,调动了她们投身节目创作的积极性。街道还十分重视加强文化队伍培训,充分发掘本地受众度高、群众喜爱的文体活动,组建了村级广场舞队伍30余支,锣鼓队、象棋队、秧歌队若干,定期邀请专业老师指导,定期举办文化活动促进各村队伍交流切磋,不断提高队伍演出水平。

      【通讯员 庞子正 审核 王天姿】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