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岱下时评 > 正文
  • 岱下时评丨因地制宜,向“新”而行齐鲁行

      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山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向境内外媒体开放。代表们表示,要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如今,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不仅是对传统生产力模式的革新,更是对未来经济增长点的深刻洞察。今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再登C位,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能。

      新质生产力之“新”,在于其与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新能源、新材料等紧密相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然而,“新”并不意味着盲目追求,而是要在“质”上下功夫。这里的“质”,既指产品品质的提升,也指技术含量的增加,更指对高质量发展的不懈追求。只有科技含量高、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才能真正称之为新质生产力。据悉,2023年,山东“四新”经济投资增长11.1%、占比超过5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1%左右;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达到15个,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299家……一个个亮眼的数字,向“新”而行的山东,鼓舞人心。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更需要制度的保障和环境的优化。2023年,山东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达到145.2亿元,为4.63万家企业落实2022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1784亿元、惠及企业数同比增长约20%,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95亿元……深入研究人才评价机制,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山东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丰沃的土壤。

      当然,在布局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新形势新任务,山东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发展。对本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推动……山东不断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把牢新质生产力的新机遇,不仅有助于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山东正在用高水平科技创新全力塑造产业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诚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保持耐心和定力。坚持不懈地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质量为核心,以制度为保障,以环境为基础,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新质生产力一定会成为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文:苗瑞祥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