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下时评丨让“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沃野田畴增“香”
近日,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聚焦“三农”,为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勾勒出崭新的发展蓝图。
值得关注的是,文件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各地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无疑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过去,农业科技水平低、基础设施差、农民数字素养不足,农民靠天吃饭,粮食产量和质量难保障。如今,数字化、智能化融入农业农村,新农具、新装备投入使用,农业机械化覆盖各生产环节,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但也要看到,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因此,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迫在眉睫。
科技创新,开启农业“狂飙”模式。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首先要加快科技攻关。要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产业急需,集中力量突破作物育种、畜禽种源、高端农机制造等关键领域的瓶颈,打造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的创新优势。泰安市充分发挥驻泰高校,尤其是农业科技院校的资源优势,推动成立了山东泰安甘薯科技小院、山东岱岳小麦科技小院等 14 家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通过 “首席专家 + 研究生 + 基地”的服务模式,科技小院成功优化集成农业生产技术,将科研成果切实转化为丰收硕果。
种子“顶流”,撑起高产“半边天”。农作物优良品种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的核心要素。袁隆平先生一生致力于水稻品种改良,从发现“野败”实现三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到突破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再到完善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满足人民消费需求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泰安,市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小麦品种“泰科麦33”、花生品种“泰育104”和“泰育105”入选 2024年泰安市农业主推品种;泰山番茄创新研究院培育的泰番3号荣获 2024 中国种子大会“好吃番茄”金奖。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泰安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才“C位出道”,激活“一池春水”。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可以搭建服务平台,促进高素质农民发展,建立健全培训师资和高素质农民培育资源信息库;可以设立农业人才专项奖励基金,对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让人才能够安心在农业领域施展才华。近日,泰安启动2025年春季农民大培训,围绕“泰山粮仓”建设、“菜篮子”产品供给、农业防灾减灾等重点工作,开展农业技能培训、生产管理指导和后勤保障服务,有效提升了农民的技能与素质。
农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我们要深耕细作、开拓创新,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科技动力与智能活力,让农业强国建设的美好蓝图照进现实。
作者:陌语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