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解读 | 婚前买房、婚后买房、父母出资买房,婚后房产归属如何划分?
自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以来,广大市民给予热切关注。记者对市民关注度较高的婚前买房、婚后买房、父母出资买房婚后房产归属如何划分这一问题,咨询了山东纵观律师事务所婚姻家事业务部律师李彦。
“近年来,由于高房价,子女购房财力有限,往往需要父母的资助,为了子女能够安居乐业,很多父母也是倾其大半生积蓄。父母为子女购房出资的性质以及归属关涉各方切身利益,往往成为社会热点。”李彦说,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在子女离婚的时候,该出资是对子女的单方赠予还是夫妻共同财产,这个问题的纠纷近年来不断增加。其中,关于“子女登记结婚前父母出资购房,视为对自己子女单方的赠予”这一点的规定和之前《婚姻法》司法解释是一致的。但是,对于子女登记结婚后,父母出资如何认定,较之前法律规定是有着明显的差别。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或受赠的财产原则上为夫妻共同所有,除非遗嘱或者赠予合同中确定财产只归一方。也就是说,该司法解释实施后,子女婚后买房,父母出资的,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无论是全额出资还是部分出资,无论是登记在一方名下还是双方名下,都优先推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共有。
“但考虑到实践中的情形非常复杂,有借款的情形,也有赠予的情形,如果当事人愿意通过事先协议的方式明确出资性质以及房屋产权归属,则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纠纷的发生。”李彦说,建议婚后父母出资买房,最好由父母、子女和子女的配偶一起签订书面的协议,明确约定父母出资的性质是借款还是赠予,如果是赠予,需约定清楚是只赠予给子女还是赠予给子女及其配偶;如果是借款,要去约定清楚利息和借款期限。
采访中,李彦表示,从现实国情看,子女刚参加工作缺乏经济能力,无力独自负担买房费用,而父母基于对子女的亲情,往往自愿出资为子女购置房屋,父母为子女出资购房不仅是家族财产的传递形式之一,也寄托了父母对子女婚姻幸福美满的期望,大多数父母出资的目的是要解决或改善子女的居住条件,让子女生活更加幸福,而不是日后要回这笔出资。婚姻是夫妻双方共同掌舵的小船,只有二人齐心合力,才能让小船驶向幸福的远方,在此也祝愿大家的婚姻可以幸福又长久。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张汶宁】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