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 开新局 营商环境看泰安 | 市委依法治市办:打好法治“组合拳” 聚力营造护商惠商的法治环境
“这次法治体检和合规管理培训对我们企业帮助很大。”近日,“法治体检·送法进企业”活动走进泰安市国泰民安集团,为企业员工送上了一堂生动精彩的法治课,集团总经理刘庆听后感触很深,“讲解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助于我们查找经营管理的短板,建立起企业合规管理体系,防止发生交易纠纷和经营风险,有力推进了集团发展走向更加健康平稳的轨道。”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送法进企业活动是市委依法治市办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具体举措。近年来,市委依法治市办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强化法治保障为主线,通过开展精准法律服务、规范监管执法等,进一步筑牢了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基石。
开展精准法律服务 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近日,市司法局委派山东求新律师事务所律师何永新到国泰民安集团进行企业合规管理专题培训,并针对企业经营情况开展法治体检。活动中,何永新结合工作实际和典型案件,详细讲解了企业用工及生产经营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和企业合规管理相关内容,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市司法局组建了‘法治体检’专家服务团和‘八五’普法讲师团两支队伍,何永新律师就是‘八五’普法讲师团的成员之一,经常走进企业开展法治宣传。”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陈现来介绍,今年以来,市司法局针对重点国有企业、“种子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开展了“法治体检·送法进企业”活动,目前已开展112场次,并向企业赠送市司法局组织编写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与应对企业合规管理手册》325套,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为高效化解金融领域法律纠纷,市委依法治市办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方式挺在前面,指导成立市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发挥律师等法律服务力量作用,切实提高金融纠纷化解效率。在市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范晓伟经过耐心细致地疏导调解,成功化解了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之间的纠纷矛盾,为当事人节省了诉讼费用。“以公平公正为原则,发挥法律专业职能,推动解决金融纠纷,利用调解的方式为金融机构和客户降低了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市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已累计调解案件200余件,涉及金额1000多万元。”范晓伟说。
构建执法“新生态”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教导式执法将普法宣传教育贯穿到执法、管理、服务全过程,引导市场主体自觉、依法开展经营活动,避免违法经营行为;柔性执法对“四新”经济组织采取包容监管,最大程度鼓励创新、支持企业健康发展;阳光执法打造行政执法公示链条,坚持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公开”,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去年以来,市司法局着力构建五大执法“新生态”,打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生态链,全市采取柔性执法方式办理案件2100余件,受益市场主体2000余家,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今年4月,我市针对市场主体在监管执法方面反映较为突出的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在广泛听取企业和行政执法机关意见的基础上,印发《泰安市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规定》,对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开展涉企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收费等行政执法行为作出具体规范,为企业营造更加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
“为确保规定落到实处,市司法局研究建立涉企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报送备案制度,要求行政执法机关对企业作出20万元以上罚款、暂扣许可证件等8种重大行政处罚行为实行审查备案。” 市司法局行政执法监督科科长解希良说,该制度的实施将从源头上减少过度执法等问题,截至目前,已审查备案重大涉企执法决定18件,进一步规范了涉企行政执法行为。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市委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梁立元表示,下一步,市委依法治市办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着力建设坚实的社会信用体系、高效的执法司法体系、精准的法律服务体系,打造更高水平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更多法治贡献。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李皓若】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