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岳谈|以“退”为进,大河焕新生

      □张兆友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沿黄九省(区),山东地处下游,是沿黄又沿海的唯一省份。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视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要求山东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

      “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主力军,不仅要着眼于省内,还要放眼省外,服务全流域生态治理。”“持续面向黄河流域9个省区优势产业,提升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创新机制”……今年全国两会,“黄河”仍然是住鲁代表委员关注的热词,并且“热中有变”:随着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深入推进,大家今年的思考更具体、更深入,也更有流域意识、空间意识和腹地意识。

      走在前,意味着打头阵、当先锋,意味着探路子、作示范。“头阵”打得怎么样,“路子”探得怎么样?不妨先来看看这样两个场景:

      在东营垦利,黄河尾闾,观鸟爱好者杨斌,最近惊喜地发现了两个大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种群。在这片被称为“鸟类国际机场”的黄河三角洲,近年来,每年栖息、迁徙的各种鸟类多达600万只。

      在菏泽东明,黄河入鲁第一县,惊蛰时分,各村正抢抓农时,开展春耕春灌作业。对于“告别水窝子”的滩区百姓来说,迁建的“后半篇文章”,就是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而这片他们熟悉的黄河滩,也“告别工业项目”。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黄河山东段一头一尾这两个以“退”为进的故事,正是对此理念的生动体现。

      大河之洲的“退”,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湿地修复。今天的东营,已实施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关停保护区内“观鸟秘境”旅游项目,设立缓冲区禁入界牌,目的是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落到实处。

      入鲁第一县的“退”,既是让百姓迁出饱受黄河水患之苦的旧村而安居,更是坚定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而让百姓乐业。东明317平方公里黄河滩上的工业项目将全部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带动就业强、增产增收的绿色生态项目。滩区外,东明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挺进,打造鲁西南千亿级石化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人们以“退”为进,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对生灵的尊重,更是表达对“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高度认同和切实践行。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三年多来,山东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7个、“两山”基地7个,全省国控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提升幅度全国第一,万元GDP用水量较2019年下降22.8%,沿黄9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9000家,比2019年增长96%……数字展现山东自然之美、生态之美,也彰显山东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坚定执着。

      看农业,人多地少水缺,吃饭过日子,“保水”是第一位的。在山东德州,去年夏粮总产381.19万吨,同比增加1万吨,而年度常规引黄8.35亿立方米,比上一年减少1.4亿立方米。“增产”与“节水”间的矛盾化解,有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制度创新的功劳,也是农场技术升级精准“喂水”的结果。

      看工业,绿色动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趋势。借助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埋”碳“赶”油,每年可减排100万吨,相当于种了900万棵树,由此实现了石油采收率提高和碳减排的双赢。

      与长江经济带相比,黄河流域生态更脆弱。如果水没有了,生态破坏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就无从谈起。山东坚决退出“三高一低”,而这一“退”,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更好地进。从滩区群众搬迁,到泰山石禁止采挖,从东平湖堤坝加固,到黄河口湿地修复,从吨半粮节水控水,到物流实现陆海联运,山东所描绘的,正是一幅生态优先、绿色引领的高质量发展画卷。

      大河流日夜。保护好、治理好我们的母亲河,路还很长,担子还很重。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铭记于心,把“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付之于行,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我们就能在“进”“退”之间,让母亲河焕发新光彩,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