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进行时丨泰安市交通运输局强化行业监管 助推我市交通运输实现跨越式发展
泰安日报社·中华泰山网讯(记者 曹一秀)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依法治市委的大力指导下,市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全市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持续推进依法行政,着力打造法治监督体系,加快形成有力法治保障,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中,全省“揭榜挂帅”重点改革任务交通新业态领域(网络预约出租车)“综合监管一件事”高质量完成,被省交通运输厅作为典型案例全省推广。
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提升行业治理能力
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制定完善《泰安市交通运输局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完善规范性文件审查报备制度和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实行起草单位初审,法律顾问复审,党组会审议的“三审”制度。落实法律顾问制度,2022年外聘顾问共提供法律咨询支持100余项,参与疑难案件研究处理10余次,参与文件合同合法性审查26件。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行政程序运行机制,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严格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努力把行政争议化解在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过程中,实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2022年以来共办理复议案件3件,全部复议维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现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全部经法制审核、行政执法决定全部公示,让执法全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实现“阳光执法”。
加强执法监督,打造规范化执法样板
不断创新执法监督检查方式,丰富监督检查内容,从源头上预防执法腐败现象的发生。12次邀请司法专家和法律顾问对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事项进行监督审查。编印“一本手册”(《泰安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便民手册》),免费向市民发放,公开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规范、流程、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办案程序以及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监督投诉渠道等,增进了交通执法的透明度。修订“两本汇编”(《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四化管理工作汇编》《交通运输综合执法规范性文件汇编》),构建了内部管理制度69项、工作标准18项,工作流程9项、部门职责14项、岗位职责17项责任管理体系。推行“三张清单”(行政执法事项清单132项、不罚清单30项、轻罚清单8项),实现刚性制度制约与柔性执法化解、规范执法行为与提高执法效能有机统一,让行政执法相对人感受到交通运输执法的“温度”。
注重普法实效,培育法治化交通思维
落实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八五”普法工作规划,列出普法计划清单,压实普法责任,提升从业人员和干部职工的法治素养。强化从业人员普法宣传,定期选派交通运输法治宣传人员深入危化品运输企业、客运企业中开展普法宣传。充分利用从业人员培训教育平台,推送与岗位相关法律法规,帮助从业人员增强法治意识。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向各货物运输企业发放《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及宣传单页1万余份。做实执法人员普法培训,定期召开“以案释法”案情讨论分析会,集中学习宣传典型案例,提出和解决交通运输执法特别是网络预约出租车新业态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常见、易发问题。与泰山区人民法院建立联络机制,推进干部职工旁听庭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模拟执法”,再现执法过程,把培训由单纯的课堂讲授代入真实的工作环境,打造“现场执法+现场学习”的普法新模式。
持续深化改革,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把“放管服”改革作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全市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先手棋”。从“上门”到“上线”。对监管信息进行汇集、整合、共享,实现监管数据可分析、风险可预警、监管可联动,有效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从“分头”到“联合”。推进部门联合监管,对于交通运输部门随机抽取的查检对象,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税务等部门一次性检查。从“撒网式”到“精准式”。深入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在交通工程建设、道路运输监管、公路养护等领域,建立“两库一单”(企业名录库、从业人员名录库和信用监管事项清单),根据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对不同类别的企业实施相应程度的监管措施,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究”。
此外,市交通运输局实施差异化监管,按照信用评价风险高低实施11项激励和9项惩戒分级分类监管,努力营造让守信者“降成本、减压力”,让失信者“付代价、增压力”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环境。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