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阡陌沃野 绘就乡村文旅新画卷 肥城市突出地域特色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浙江宁波宁海县,人文璀璨恒久,自西晋太康元年设县以来现今还保存着许多静美的古村落,《徐霞客游记》在此掀开篇章,“中国旅游日”在这里发祥。“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5月19日是第12个“中国旅游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通知,确定在山西平遥古城设立主会场。

      古村、古城,缘何能扛起传统文化的大旗?因为它们是文化遗产,也是生活家园;是精神传承,也是一代代人的生命记忆。

      近年来,肥城市文化和旅游局立足实际,结合地域特色,科学谋划,提升品质,打响品牌,搭建平台,充分发挥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科学谋划,明晰乡村旅游发展思路

      肥城市科学谋划,明晰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理念,确定全市“三横两纵”旅游发展格局。横向,深入推进北部历史文化旅游带、中部桃文化体验带、南部汶水休闲带三大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开发。北部片区全面挖掘君子文化、商圣文化,以李庄、垛子石、条水涧、关王殿、吕仙等村庄开发串联北部山区发展;中部片区突出桃文化核心,以文化创意为引领,以“田园综合体”为路径,深度融合桃文化,推动刘台、鱼山、栲山片区一体化发展;南部片区深入融入汶阳田农耕文化,以马家埠、五埠岭、三娘庙等村庄为重点,打造大汶河民俗文化和生态旅游高地。纵向,潮汶路、孙牛路两侧,重点发展建设精品乡村旅游示范点。

      如今的肥城,以北部历史文化旅游带、中部桃文化体验带、南部汶水休闲带三大乡村旅游集群片区为支撑的全域乡村旅游发展格局逐步构建;以桃花经济、肥桃经济、桃木经济为链条的桃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以“两节一赛”为代表的地域特色文旅节庆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可以想象,今后的肥城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支撑更加有力。

      圣井峪村是泰安肥城安站镇牛庄村的一个自然村,距今已有600年左右的历史了。凤凰山群峦环抱中,是肥城市一个名副其实的石头村。以前的人们主要以靠天吃饭为主,眼下的圣井峪,一个近乎“空心化”的石头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并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2015年,这个小山村被山东省住建厅评选为“省级传统村落”。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肥城市文旅局决定依托圣井峪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石头房屋,以传统山村风貌和农耕文化体验为主题,以浓郁民俗风情和地方餐饮文化为特色,以乡村生活体验和艺术创作为依托,将井峪传统村落打造成为山东地区具有原生态山村风貌和传统餐饮民宿的重要旅游休闲地,让古村重焕生机。以原始古村落风貌建筑为基准的圣井峪古村落,现在不仅修复了石头房屋、水月寺、水月庵、七星泉等景点,还以传统山村风貌和禅修文化体验为主题,增设了斋房、禅房、观景台等景点。村中现存完整院落38个,房间119间,修复后的24套石头房屋各有特色,精装的院落和房屋打造出不同的民宿风格,身处民宿的庭院中,让我们感受到这里对生活态度的传递。来到圣井峪村,可以走进农户家体验做豆腐、摊煎饼、磨香油。圣井峪成了“原生文化、原真生活、原貌村落、原味体验”的原生态乡村体验旅游产品。

      这里以山为本,以水为魂,山水相依,风光独好。五埠岭伙大门景区位于肥城市孙伯镇西北部群山环绕的五埠村,该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村庄三面环山,依山而建,村内建筑全部为石质结构,保留完整的明、清、民国时期的民俗院落200多套,古迹众多,其独特的“门中有门、院中套院”的“伙大门”石头景观建筑群更是全国罕见。深巷、大院、高屋、地堡的古朴建筑风格,传递出不可多得的历史气息,演绎出久远质朴的乡村记忆。

      按照肥城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总体要求,近年来五埠岭景区结合自身实际,投资1.2亿元,分三期建设,改建游客中心和民俗博物馆,完成景区部分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设立影视传媒古村落拍摄创作基地、美院美协美术家写生创作基地、摄协摄影家拍摄基地、乡愁记忆景区创新基地。经过近几年发展,景区的研学教育、精品民宿、文创产品、农耕体验等产品业态丰富,成为肥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先后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传统村落、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山东省文化生态名村、山东省休闲美丽乡村等30多项荣誉称号。

      原生态的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财富。在实施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肥城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搞大拆大建,注重“留旧”,改造提升传统村落,把古村落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留住了乡愁记忆,唤醒了沉睡资源,趟出了一条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并举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村一品”擦亮乡村旅游新底色

      按照肥城市委市政府“培育市场主体、逐个景区打造”的旅游发展思路,肥城市文旅局近年来重点指导推进5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在产品、业态、服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提升,培育精品乡村旅游示范点,同时依托当地独特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在肥城市仪阳街道有一座六百余年历史的小山村,获得首批“山东省传统村落”称号,名叫鱼山村。这里的房屋、院落、街巷、公用设施等,全用石头建成。站在山上放眼望去,古朴的门楼静静矗立在一座座四合院的前方,陈旧的石墙、石屋更能体现中国北方山区传统建筑的古朴庄重。“鱼山古村落,挖掘利用好了就是老百姓的钱袋子,老百姓的财富,规划不好利用不好,败坏了就是一堆烂石头,财富也就成了包袱。”村党支部书记宋庆泉说。

      2017年8月,鱼山村成功引进北京唐乡旅游开发公司,双方正式签订投资开发鱼山协议。多年来,先后投资600万元,编制完成旅游总体规划,开发建设精品民宿、智慧桃园等项目,打造鱼山桃花海景区。在“尊重自然、尊重原貌”基础上,公司对闲置20余套古院落进行修复保护、创新利用,形成“一院一主题、一房一文化”的民宿院落,目前已高标准打造宋家大院等11套精品民宿。村集体通过房屋租赁、景区收入分红,年增收15万元,引导20余户群众到景区务工,人均年收入2.6万元。

      在肥城市五埠岭伙大门景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非遗工坊区的“桃木雕刻”工坊前,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程银贵灵巧的双手之上,刻刀上下翻飞,一块不起眼的废旧桃木树根,几经雕琢,便渐成形态变成一只惟妙惟肖的小老虎,精湛的技艺让现场观众看得连连赞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在程银贵的指导下,亲手操作刻刀,近距离感受非遗之美。

      除了桃木雕刻艺术,伙大门景区还洽谈引进了岱宗传拓、吴氏陶塑、皮影、面塑等12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入驻景区,打造泰安市首个“非遗工坊”示范项目,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游客可以亲身体验传统文化产品制作的乐趣。

      如今的肥城,五埠岭乡愁记忆小镇“非遗工坊”、圣井峪书画艺术写生基地、鱼山“桃花海唐乡”精品民宿、左传文化产业园、泰山桃花源、吕仙文旅综合体等一大批乡村旅游文旅融合业态、文旅融合项目正在深入实施、不断落地。“截至目前,肥城全市累计开发打造乡村旅游项目30多个,其中2个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12个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肥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任力说。

      “文旅+”让古村焕发新活力

      肥城市围绕“文旅+”做文章,近年来把发展乡村旅游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促进非遗传承保护、推进文创产品开发等工作进行深度结合,大力实施“非遗+旅游”“传统文化+旅游”“文物+旅游”“文创+旅游”“艺术+旅游”五大工程,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向专业化、特色化、精品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今年1月12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发布《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的通知》,五埠岭伙大门景区榜上有名。如今,“文化+旅游+农业+非遗”,成为伙大门景区跳出旅游同质化的重要“法宝”。

      乡间村道曲径通幽、阡陌纵横风景如画、农家小院精美舒适、非遗体验新颖有趣,引得不少“网红”也慕名而来,他们利用快手、抖音平台,用直播、小视频等形式,将五埠伙大门景区推向万万千千的受众,赢得了网友们的围观与点赞。如今,伙大门景区已然成为“网红打卡地”。

      通过“文旅+”这一法宝,农、旅、文产业更充分、全面地融合与发展,使五埠岭村从吸引人到留住人,从留住人到拴住心,乡村经济的发展活力逐渐被唤醒,乡村旅游让村民们把日子过美了。现在,五埠村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余万元。

      近年来,五埠岭结合自身实际,投资1.2亿元,分三期建设,改建游客中心和民俗博物馆,完成景区部分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设立影视传媒古村落拍摄创作基地、美院美协美术家写生创作基地、摄协摄影家拍摄基地、乡愁记忆景区创新基地。经过近几年发展,景区的研学教育、精品民宿、文创产品、农耕体验等产品业态丰富,成为肥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先后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传统村落、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山东省文化生态名村、山东省休闲美丽乡村等30多项荣誉称号。

      “圣井峪景区,紧邻陆房战斗纪念馆,又是当年陆房战斗狙击日军的重要战斗要地。具有打造红色研学、旅游路线,延伸、配套、服务陆房战斗纪念馆游客和红色研学得天独厚的优势。”秦紫微介绍。“泰安市基层党支部书记代言特色乡村游”网络直播活动中,嘉宾主持人——肥城市派驻安临站镇牛庄村第一书记秦紫微,对圣井峪景区的“文旅+党建”特色融合发展之路满怀憧憬。

      圣井峪景区拥有鲁西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紧邻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和传统教育基地——陆房烈士陵园,人文资源、红色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利用地缘优势,整合农业、人文、生态、党建等方面资源优势,探索“文旅+党建”融合发展新模式,促进本地群众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景区已规划建设了两条红色旅游线路。一条是“重走长征路、感悟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线路,旨在带领参与人员重温长征历史,感悟‘红军不怕长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精神,学会感恩和珍惜当下。另一条则是在陆房战役旧址盘龙山西侧,沿途规划布置八路军抗战英雄雕像,沿途修建石堰屋、陆房突围胜利狙击战遗址纪念碑,修复狙击战指挥所等,深刻还原抗战真实面貌,让广大游客在这里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光辉历史,同时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近年来,圣井峪景区通过人文、生态、红色旅游、农业等方面资源优势,以“文旅+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载体,在保护好传统村落的基础下进行了旅游开发,目前已成为集体验、观光、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原生态文化旅游景点,有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带动了肥城旅游业的发展,让圣井峪村从“贫穷村”成为远近有名的“幸福村”。

      “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地域特色,不是图一时的敲锣打鼓,热热闹闹。而是要让游客来了有看头、有玩头、留得住,老百姓一年四季有赚头。要用好‘文旅+’模式,让乡村旅游产业布局‘腿’变长,从‘单一’走向‘多元’。”肥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任力说。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董梁】

    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管 泰安日报社主办 地址:泰山大街333号泰安传媒集团22楼 联系电话:0538-6272000 邮编:271000

    中华泰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B2-20100031号 鲁ICP备08005495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01号